产品中心

PRODUCT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中心 > 产品分类二

发布!新型肥料标准落地整顿乱象!打破命名与分类“混沌”局面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6-25 01:51:11

  凭借提高肥料利用率、保障粮食安全、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、保护环境等优势,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。然而,由于缺乏统一的命名与分类标准,市场上出现了产品名称混乱、夸大宣传等乱象,企业开发的大量新型肥料产品难以归类,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。

  6月10日,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提出和归口,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,多家权威机构和龙头企业共同参与起草的《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》团体标准正式发布,为新型肥料行业规范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

  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推进和农业绿色转型的需求,新型肥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。但长期以来,行业面临两大核心问题:

  命名乱象:部分企业为营销噱头,滥用高科技词汇,或随意编造名称,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产品真实功能。

  分类模糊:缺乏统一分类体系,普通肥料与新型肥料界限不清,监管难度大,劣质产品趁机流入市场。

  为解决上述问题,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联合科研院所、行业龙头企业启动标准制定工作。历时3年,经过立项、起草、多次研讨和专家审查,最终形成了这套较为科学、系统的管理规范。

  标准以“统一规则、引导创新、服务监管”为原则,从分类和命名两方面建立行业秩序:

  二级分类:以增效技术途径为核心,涵盖包膜缓释、生化抑制、载体增效制肥、生物发酵等九大技术方向。

  三级分类:细化到具体产品类型,如缓/控释肥料、稳定性肥料、增值肥料、生物有机肥等,确保不同新型肥料“有类可归”。

  提供三种命名方式:技术途径命名(如“缓释肥料”)、材料/添加物命名(如“含腐植酸尿素”)、“材料+技术命名”(如“无机包裹型复混肥料”),确保名称科学易懂。

  牵头单位: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,依托科研优势提供理论支撑。

  参编单位:上海化工研究院、山东农大肥业、云图控股、史丹利、中化化肥、蔚蓝生物、住商肥料、红四方、中科院沈阳所等 10 余家企事业单位,覆盖生产、研发、检测全链条。

  专家团队: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、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行业权威领衔,深度融合科研成果与市场实践,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。

  宣传培训:借助行业会议、论坛等渠道,普及标准内容,提升从业者标准化意识。

  监管助力: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依据,打击虚假宣传和劣质产品,营造公平竞争环境。

  企业端:理清新型肥料技术和产品体系,降低研发与营销成本,聚焦核心科技创新。

  行业端:推动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/国家标准,助力我国肥料产业向高端化、绿色化迈进。

  《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》的出台,是我国肥料行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。随着标准的实施,一个名称规范、分类清晰、监管有序的新型肥料市场将加速形成,为保障粮食安全、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未来,行业各方将以标准为基石,共同谱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!

琼ICP备xxxxxxxx号
电 话:400-123-4567 手 机:13800000000
地 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扫一扫关注微信